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136號文”),明確取消“強制配儲”政策,標志著儲能行業進入市場化新階段。
近日,央視播出“電改‘新’觀察”系列調查報道,關注取消強制配儲后,儲能行業即將迎來的重大變革。
報道指出,一方面,圍繞新能源運營情況和電網實際需求進行市場化配置,儲能的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增大。儲能行業將由過去的價格競爭轉換為價值競爭。
過去在強制配儲政策下,儲能電站是新能源開發、投資的“成本項”,投資商更關注儲能價格,行業內低價低質中標,儲能電站普遍“建而不用”。新政策取消強制配儲后,市場投資將更關注儲能的性能、質量和服務,儲能電站的投資收益也將拉開差距,行業洗牌加劇。
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表示,目前儲能行業主體過多,各類儲能企業超過數十萬家,電力市場化以后,企業需要靠真本事吃飯,市場會趨于理性,會牽引行業重視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加速優勝劣汰。
另一方面,去年立項的新能源及配儲項目很多將會在今年并網,預計2025年全年平均儲能時長將進一步提升。
中電聯表示,新型儲能從原來的政策“要你裝”,轉變為根據市場需求“你要裝”,圍繞新能源發電的實際運營情況和電網的實際需求進行市場化配置,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儲能行業要從過去的憑價格競爭,轉向為新能源的發電實現創造價值。
“136號文”以今年的6月1日為界,存量項目仍可享受政策保護,增量項目則需直面市場化定價。業內普遍反映,過渡期內已出現一波“搶裝潮”,但不容忽視的是,強制配儲落幕后,依賴政策紅利的低效產能必將被迅速出清。
在此背景下,現階段儲能開始真正“卷價值”。頭部電池企業正通過垂直整合構建壁壘,具備電芯規模化成本優勢的同時,還延伸布局儲能系統集成與資源管理軟件,加快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一場大型儲能展上,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遠景儲能、瑞浦蘭鈞、欣旺達、中創新航、力神電池、海辰儲能等頭部企業,均攜其6MWh+、7MWh+,甚至8MWh+儲能系統亮相。
而系統容量升級的背后,是大容量電芯的角逐,在314Ah電芯成為目前產業主流的同時,392Ah、435Ah、530Ah、625Ah等等多個型號的大容量電芯不斷被推出。從當前看,各家電芯規格標準尚未統一,對企業來說也正是搶占容量標準高地的好機會。顯然,在未來儲能市場的競爭中,誰能建立起行業公認的規格標準,必然將在下一輪競賽中取得先發優勢。
針對“136號文件”,欣旺達在接受電池中國訪談時表示,短期國內市場訂單波動,但長期看市場化交易將激活儲能價值,推動儲能轉向“按需配儲”,加速行業洗牌,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并且欣旺達已從資金與技術儲備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積極應對行業周期波動。
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現金流是否充足或將成為其在“價格戰”之下能否活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更應回歸到行業最本質、最基本的能力,即提高技術和質量水平,聚焦細分領域,如針對特定場景開發定制化解決方案,走差異化路線。
5月,CIBF2025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這場全球電池行業的風向標盛會,將匯聚超3000家行業翹楚參展,聚焦新能源領域的最新技術和創新成果,共同探索電池技術革新與產業未來。
值得關注的是,展會同期(5月15日-16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指導,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共同主辦的“電動航空及下一代電池(CIBF2025深圳)技術交流會”,也將在CIBF展館內舉辦,會議將就近年來電動航空及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最新研發和產業化進展、面臨挑戰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入探討交流。歡迎大家鎖定CIBF2025,屆時與行業大咖共同探討電動航空及下一代電池領域的熱點議題和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