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塑膜作為軟包電池的關鍵材料,同時也是固態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其存在高技術壁壘。作為國產替代的最后一塊拼圖,國內企業正在快速縮小與日韓企業差距,部分企業已經構建了完整的鋁塑膜研發制造體系,產品性能已經比肩海外高端產品。
為跟蹤鋰電池用鋁塑膜的技術革新進程,了解企業發展近況,研析產業發展困境,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開展的“創新推動·縱深推進——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調研”,圍繞鋁塑膜等前沿電池技術核心材料產業化進行專項調研。
日前,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電池中國網創始人CEO張雨等調研組一行,來到至信搏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至信搏遠”)實地走訪調研,與至信搏遠董事長等企業相關負責人,圍繞鋁塑膜國產化、半/全固態鋁塑膜研發進展、鋁塑膜核心技術突破,以及當前國內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據介紹,至信搏遠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鋁塑膜、極耳膜、特種封裝膜、汽車內飾膜等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的中日合作企業,該公司在日本擁有完善的中試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研發團隊具有25年以上聚合物相關研究和開發經驗,另在安徽設有研發中心及質量中心,承接公司產品多元化及差異化戰略。
在核心技術和專利方面,至信搏遠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50項,具備完整的基礎材料設計、工藝技術設計、裝備工程設計的能力。
在鋁塑膜產能方面,目前至信搏遠在國內擁有江西鷹潭、安徽銅陵兩大生產基地,鋁塑膜總產能達到1.8億平方米。
“國產鋁塑膜與日本鋁塑膜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產品一致性上,日本企業從材料設計,到工藝、品質、檢測和設備等環節擁有非常完善的技術體系。”座談中,該企業負責人談道,尤其是在一些關鍵細節管控環節,日本企業已經做到完全數據化,制程工藝做到了極致。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至信搏遠主要的技術研發人員均具有多年高分子材料相關研發經歷,在日本及國內鋁塑膜行業深耕多年,具有豐富的基材、復合材料的設計、開發能力。
為提升鋁塑膜一致性,至信搏遠將日本鋁塑膜企業體系化思想貫穿全部質量管理過程,不僅全部產線環節均按照日本鋁塑膜模式貫徹,在材料、生產、技術、品質、質檢和體系等核心關鍵環節,均由數十年經驗的資深員工負責。
值得一提的是,在鋁塑膜關鍵設備上,至信搏遠鋁塑膜生產設備全部由該公司自主研發,在日本完成制造,設備連續性生產穩定性、一致性更高。
據介紹,至信搏遠鋁塑膜技術和產品性能,也已經比肩甚至趕超日本企業技術:
以液態電池為例,對鋁塑膜耐電解液性要求非常高,“液態電池用鋁塑膜比拼的是企業高分子材料技術、處理液技術、鈍化技術、金屬材料設計技術,以及熱封材料技術。”該企業負責人透露,目前至信搏遠鋁塑膜耐電解液性能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企業同類產品,且產品性能非常穩定,做到全球領先水平,已經獲得多家國內外頭部鋰電企業認證,開始批量供貨。
近年來,全球各國都在押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尤其是國內市場,多家車企、電池企業紛紛公布了其各自的半固態、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
作為固態電池的關鍵材料之一,固態電池用鋁塑膜的開發以及國產化也已迫在眉睫。
“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快充性能好、安全性高,對鋁塑膜的要求與液態電池有很大差別。”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固態電池對鋁塑膜耐高溫性、絕緣性和阻水性能要求很高。
座談中,該企業負責人還透露,至信搏遠早在五年前就已經在做固態電池用鋁塑膜的技術開發。“目前,公司固態電池鋁塑膜可以做到200℃以上的耐高溫性能,產品已經得到日韓頭部軟包企業等海外電池廠商的認可。”
基于完整的研發、制造和檢測體系,憑借優異的一致性、高可靠性和技術優勢,自2021年量產以來,至信搏遠鋁塑膜已經受到多家海外電池客戶認可,2021-2023年期間,該公司海外客戶營收在該公司整體營收中的占比達到70%。
得益于海外頭部電池企業客戶的背書,以及國內客戶的產品測試、驗證,自2024年以來,公司鋁塑膜產品也在孚能科技、東風汽車、欣旺達、珠海冠宇、鵬輝能源等多家客戶的逐步認證中,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將為鋁塑膜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對鋁塑膜性能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鋁塑膜國產化將是必須要解決的行業一大痛點。
“我們的愿景是,打造成為中國高端鋁塑膜平臺,為車企、電池企業提供足夠的信心,實現鋁塑膜完全國產化,避免被進口卡脖子,真正做到高端鋁塑膜供應鏈安全可靠。”至信搏遠表示。
座談中,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就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發展歷程、主要職能、分會的重點工作等進行了簡要介紹,同時雙方圍繞現階段國產鋁塑膜主要應用領域、半/全固態電池對鋁塑膜品質及市場需求潛力、至信搏遠的發展歷程及相關技術研發積累等,進行了溝通交流。

